《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成都市委金融办获悉,成都市“惠蓉贷”普惠信贷累计投放贷款突破1500亿元,达1527.46亿元,已惠及成都市6.54万户中小微企业,发放无抵押贷款21.65万笔,极大地提升了中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惠蓉贷”支持对象为中小微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精准支持单户贷款金额1000万元(含)以下的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和权利抵质押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重点支持单户贷款金额500万元(含)以下的首贷户和信用贷款主体,助力解决在蓉金融机构“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作为面向成都市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普惠信贷工程,“惠蓉贷”已累计为中小微企业贷款21.65万笔,信用贷款占比高达97.76%,白名单企业2.48万户,白名单获贷金额372.70亿元,首贷户达1.3万户,首贷率19.88%,2024年投放额度已达到420.22亿元,同比增长45.52%,全面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可得性。这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成都政银企携手,凝聚起的强大金融合力。
据悉,“惠蓉贷”运行以来,始终坚持惠民导向,“惠蓉贷”支持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仅3.90%,低于成都市业内加权平均利率近40个基点,切实做到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惠蓉贷”在顶层设计上做到了金融财政政策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联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目前,成都市各级财政出资的10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已实现152倍信贷额度放大,为成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数千亿元金融活水流向何处,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怎样的助力?从贷款流向来看,“惠蓉贷”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经济社会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助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惠蓉贷”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民生行业累计投放普惠信贷518.30亿元,支持企业覆盖就业人数78.22万人,覆盖税收454.63亿元,切实体现了政策性金融产品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和服务。
在传统信贷中,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存在“不敢贷、不愿贷”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普惠金融如何才能给市场主体助力?“惠蓉贷”把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有机结合,在风险分担、风险缓释、考核激励等方面给出了答案。
“惠蓉贷”立足成都市、区两级政府协同、银政企三方合作的“两级三方”运行架构,在财政出资的10亿元风险补偿资金池上确立差异化风险分担机制,政府风险分担比例能高达40%,建立了“银行+政府”“银行+政府+担保”“银行+政府+保险”等多元化信贷融资模式,实现多元化风险缓释。帮助中小微企业利用信用、权利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对金融机构发放“惠蓉贷”后发生的损失进行风险补偿,解决金融机构后顾之忧。
针对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特定群体,普惠金融如何充分发挥优势保障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金融产品如何深耕垂直和特定领域,以何种机制和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普惠的融资服务?“惠蓉贷”从创新专项产品上给出了答案。
“惠蓉贷”通过顶层设计,积极推动成都各区(市)县、各产业部门、各金融机构利用“惠蓉贷”基础资源和成熟机制,实现政策共享、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围绕细分领域及重点产业链创新专项产品。产业部门、金融机构依托“惠蓉贷”框架体系,不再额外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及其他专项扶持经费,直接通过政策资源富集形成的“政策工具包”实现助企惠企精准直达。已推出“惠蓉贷·蓉采贷”“惠蓉贷·蓉青贷”“惠蓉贷·会展贷”等11个专项产品,投放额度已突破37.92亿元,在实现银企双赢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了政策激励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了政策效用最大化。
据悉,目前,“惠蓉贷”合作机构已达55家,涵盖在蓉银行机构24家、保险机构3家、融资担保公司23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已成长为机构类型最多样的地方政策性信贷产品之一,基本满足了不同行业、领域中小微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惠蓉贷”资金池受托管理机构成都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和成都市融资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在渠道对接等服务方面积极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搭建银政企平台合作交流,面向企业开展金融知识及政策培训,帮助企业了解融资政策、熟悉金融产品、培养风险管理意识,使普惠金融赋能企业发展更有力度、更有广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