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成再担
公司概况
企业文化
组织架构
员工风采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媒体聚焦
财金动向
公示公告
党群工作
再担先锋
专题活动
学习教育
监督举报
公司业务
再担保业务
“惠蓉贷”业务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
省级政策
市级政策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留言建议
系统平台
+
全国政府性融资
担保数字化平台
“惠蓉贷”
综合管理平台
“惠蓉贷”官网
员工入口
(OA)
x
搜 索
公司动态
行业资讯
媒体聚焦
财金动向
公示公告
>
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金动向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
创建时间:2024-01-30
浏览次数:3014
返回列表
优化营商环境是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化改革是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的重要抓手。为加快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现就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相关决策部署,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引领、数字赋能、整体协同、终端问效、安全可控,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重要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营商环境智慧化服务体系总体形成,全面实现政务服务、政策申兑、企业诉求一网高效办。企业全生命周期重点阶段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惠企政策集成发布率达100%,“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比例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12345亲清在线和“蓉易+”系列服务成为广知晓和高信赖的城市营商环境品牌,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到2027年底,营商环境数字化水平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涉企服务更加周到便捷、要素供给更加普惠精准、市场环境更加公平稳定,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二、以“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高效便捷
(一)全面深化“一网通办”改革
做强政务服务平台支撑,实现政务服务用户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业务通。深化全生命周期数据治理,建立数据共享全链路监控服务,完善事项库、办件库、电子材料库、地名地址库等专题库,推进与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库以及行业主题库的数据整合应用,强化和完善数据回流等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蓉易办”平台与省一体化平台和市域自建业务系统深度对接,支撑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强化“一网通办”质效考评。深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针对办事堵点开展常态化数据分析研究,优化各部门内部流程和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办事流程,推进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和管理构架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持续发挥成都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和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牵引带动效应,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做好政务数据汇聚、治理和大数据分析,搭建涵盖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义分析等功能的智能服务模型仓库,通过智能问答、智能预审、智能导办等方式,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优化“蓉易办”交互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二)便捷准入准营准出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外,推动许可准入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可办。优化设立登记、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银行预约开户等事项全业务“一网通办”流程,实现分时分次自主办理,满足企业个性化办理需求。全面实施企业开办流程同步发放电子执照、电子印章等。建立全市“证照联办”融合审批改革事项目录,对营业执照和高频经营许可事项合并办理,实现证照联办“一表填报、一次提交、并联审批”。推行歇业登记备案、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一次办”。搭建破产案件管理一体化平台,推动打通法院、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等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数据,实现“一个平台、一键查询”。
(三)便利获得经营场所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数字化审批,推行企业无纸化报审。打通建筑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全生命周期审批监管数据链条,深入推进消防审验管理“一图”到底和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一张图”管理。依托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一个平台统管。推广“蓉易住”房产交易全流程集成式办理平台,实现房屋交易电子合同在税务、不动产登记、公积金部门及银行间的应用。优化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实现贷款资金跨银行监管,提升交易安全性。推动在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等业务场景实行“带押过户”。依托“蓉易登”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从购房到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全流程在线办。创新开展不动产登记 “互联网+见证”服务,实现委托代理全程电子化和无纸化办理。加强不动产登记与司法行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便利律师“云查询”成都市范围内涉案不动产登记信息。
(四)优化市政公用服务
推进水电气讯企业服务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统一全市市政公用接入服务流程及受理标准。完善政务服务中心水电气讯综合服务窗口,鼓励市政公用服务企业建立水电气讯“共享营业厅”,全面推行水电气讯服务事项“一口受理、一次踏勘、一站办理”。推动市政公用服务企业建立健全报装信用评价体系,对守信经营主体实施减材料、缩时限等便利服务。完善水电气讯报装投诉机制。
(五)提升办税缴费体验
推进数字化电子发票全面应用,提供24小时在线开具、交付、查验等服务。完善纳税人缴费人权利救济、纳税服务投诉管理、税费争议解决机制,保护纳税人缴费人合法权益。健全“信用+风险”涉税专业服务监管机制,优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助力经营主体选择优质涉税服务机构。推行跨境电子缴税服务,支持纳税人在境外通过网上缴款方式,直接使用人民币跨境缴纳税款。推行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
(六)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推广“提前申报”“车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便利措施,支持企业自主选择通关模式,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加快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智慧陆港”建设,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作业效率。做好高级认证工作,推动更多“专精特新”等企业获得海关高级认证资质。全面落实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链货物及关键物料的通关便利化水平。深化成都航空口岸“两场一体”高效协同运行,保障“7×24小时”通关需求。继续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协定应用,优化出口原产地证书签证服务,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便利化措施。
三、以“一网通享”促进企业服务精准普惠
(一)开展要素供给增值化改革
统筹经营主体对政策、资本、人才、技术、新型要素等需求,形成要素供给清单。依托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在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基础上,积极整合涉企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市场服务,形成企业服务清单,推进集成办理,提升企业综合服务水平。整合现有各类企业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线上企业服务平台,集成政务服务、政策申报、产融合作、供需对接、企业培育等各项服务功能,依托企业身份码、企业档案、电子证照等涉企数据,为经营主体打造专属化、个性化服务空间。提升行业商协会、中介机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能力。构建“蓉易+”品牌管理机制,分类打造“蓉易+”系列服务。统筹行业、区(市)县、产业园区等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构建面向经营主体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体系。
(二)惠企政策“蓉易享”
出台惠企政策制定和实施评估办法,明确惠企政策类型、标准、流程、时限,建立政策联审机制,优化申报兑现流程。建立惠企政策大数据分析机制,为政策制定前科学研判、实施过程中动态监测和执行后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托“蓉易享”惠企政策平台,完善惠企政策一站式发布机制。开设“政策直播间”,创新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及问答互动。依托政务大数据开展政策、企业“双画像”,实现政策精准找企业。优化惠企政策兑付审批和资金拨付机制,分类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快审快兑”,提升惠企政策稳定性、确定性和可预期性。设立惠企服务窗口,建立惠企政策专员制度,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等服务。
(三)社会资本“蓉易投”
建设社会资本“蓉易投”平台,发布项目推介、支持政策等信息,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产业项目、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项目等建设。升级成都城市机会清单网上发布厅,完善市和区(市)县常态化发布机制,实现政府需求、政府供给、企业协作、企业能力等机会清单统一发布,推进供需在线对接。建立市级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择优推荐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支持,向有关金融机构推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按规定加大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创新产品迭代应用。升级公共资源电子交易云平台,优化项目信息发布、智能推荐、在线对接、投标服务、问题反映等功能。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至少30日前公布招标计划,方便企业提前获取招标项目信息。推进智能辅助评标、远程异地评标,推动企业更高效便捷参与招投标活动。推进中标候选人“评定分离”改革。优化完善招投标交易担保机制,鼓励使用电子投标保函(保险)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对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代理从业人员实行“双信用”量化评价,构建“一标一评”常态监管机制。加快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云平台2.0版,升级打造跨部门、跨领域的招投标交易监管一体化平台,完善异常投标行为分析预警功能。搭建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调度平台,推动项目管理服务全流程全方位全环节数字化、智慧化。
(四)金融服务“蓉易贷”
深入实施普惠金融信贷工程,依托天府金融风险监测大脑,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推动政策性金融产品平台互联互通,打造统一的“蓉易贷”品牌,完善企业融资“白名单”制度。推进“交子信易贷”平台与各类信易贷平台服务资源融合,推动多类型信用信息综合应用,提升信用贷款便利度和可得率。推进“蓉采贷”降低贷款利率,支持政府采购中标(成交)中小企业开展合同信用融资。深化“银税互动”,加强税务、金融管理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紧密合作,拓宽“税电指数贷”“税银贷”等产品覆盖率。依托“科创通”平台,持续提升科创贷、科创投、科创贴等服务能力。优化“知贷通”平台功能,实现知识产权托管、评估、融资、转化一站式全链条服务。提升“农贷通”运用实效,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创新供应链金融、农村电商服务模式。
(五)人才用工“蓉易聘”
持续开展“蓉聘行动”,为用人单位招才引智和人才求职择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企业技能培训和院校培训资源优势有效对接,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线上线下多层次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稳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升级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加强数据共享交换,提供政策精准查询、主动推送、业务办理等服务,探索开展个性化、定制化人才服务。建设成都人才认定系统,实现线上申报认定、进度查询、业务咨询等服务。指导企业完善用工制度,推动工资支付、劳动合同变更或解除、休息休假等常见问题规范处置。建好用好建设领域农民工欠薪投诉“码上办”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
(六)新型要素“蓉易用”
加强公共数据供给,建设成都数据公园,打造数据要素创新、数据产品撮合、数据开发利用平台,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深入推进公共数据运营服务。探索数据产权登记、交易流通等制度,促进数据要素充分有序流动。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关键领域,加快建设开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中试平台。建强用足成都科技创新云平台,建立科研成果技术线上服务超市,扩大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促进服务机构开放共享创新资源,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线上对接创新研发需求,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研发、转化效率。提升“算力券”覆盖面,支持算力需求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使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算力资源。发放“零碳券”,支持企业获取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碳核算、碳足迹认证等服务。建强用好智慧蓉城应用场景实验室,以“揭榜挂帅”等形式推进重点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加大重点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进场景创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四、以“一键回应”促进企业诉求有效解决
(一)诉求响应“一键直达”
做优12345亲清在线,联动社保、税务、法律等12345热线专席,整合企业咨询求助服务相关信息,升级企业服务“总客服”。建强企业诉求提速处置专班,探索开展企业服务“网上帮办”,分批接入依申请企业高频事项。运用诉求大数据智能化分析引擎平台和辅助决策平台,及时高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对企业反馈不满意诉求实施提级督办和联合办理。加强企业诉求趋势感知,发挥智库专业力量,提前研判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整体推动流程重塑、服务创新、政策优化,实现从“有一办一”到“举一反三”提升。加快12345知识大脑建设,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知识图谱体系,赋能企业诉求办理全流程,智慧化响应企业诉求。
(二)商业纠纷“易诉快解”
优化“蓉易诉”等在线诉讼平台,实现诉讼业务网上办理、诉讼流程在线公开。深入推进新时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不断完善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体系。依托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平台,实现劳动纠纷案件在线申请、调解、庭审、送达和查阅等功能。依托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加快构建“诉调融合”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做优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平台,拓展深化国际仲裁、商事调解、外国法查明等功能,提升涉外案件解纷效率。
(三)政企互动“亲清有为”
制度化开展“蓉易见”,加强市级统筹,完善市和区(市)县联动机制,举办形式多样的政企交流会,在政策制定、产业规划等方面充分征求企业意见,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沟通互动及时的政企互动新格局。围绕政策、交流、合作、监测、评估、宣传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完善政务诚信监测体系,加强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落实把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信息列入政府信息主动公开范围要求,指导督促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的政府机构及时履行相关法定义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上线违约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网上服务平台,畅通投诉渠道,加强拖欠信息公开和失信惩戒力度,实行拖欠挂账销号管理。
五、以“一网统管”保障经济运行稳进提质
(一)加强企业经营智慧化保障体系
持续推进物联感知平台体系建设。构建城市智慧能源保障体系,实现水电气讯供应“智慧监测、全时体检”。构建生态环境智能预警体系,全面接入经济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务、公园城市管理、气象等部门感知数据产品,构建全域感知、精准监管、高效协同的生态网络,提升水、大气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的全面感知能力。完善城市智慧安全体系,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构建极端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发布直达行业管理部门机制。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在线平台,提高应急物资数字化管理水平。建设人工智能中台,实现算力、算法资源按需申请和分时调度,探索由市级层面统一本地化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各级各部门智能应用,提升涉企服务能力。鼓励企业将自建物联设备接入智慧蓉城物联感知体系。
(二)深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智慧化监管
推进信用数据动态归集公示,推行企业“信用画像”。健全事前信用承诺制度、事中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体系,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探索建立免检机制。探索实施市场监管领域触发式监管。完善“首违不罚”清单。按照国家相关部署要求,及时跟进取消和调整相关领域罚款事项。强化数据分析运用,发挥“微网实格”作用,加快推进预付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养老、美容等重点领域单用途预付卡监管。优化和完善住房保障服务应用场景,实现对项目立项建设、申请审核、配售管理、后期运营等全过程精准闭环监管。加快建设智慧市场监管平台,构建食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重要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主动感知、闭环管理的智控体系,充分运用非现场、物联感知、掌上移动等监管手段,提升数字化市场监管效能。探索在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安全生产、消防等领域统筹开展跨部门“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探索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一类事项制定一册合规经营指南。健全经营主体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机制,实现信用修复“一件事”办理。
(三)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预警
推动增长、就业、物价、产业、投资、消费等国计民生数据汇聚整合应用,打造多源、融合、统一的经济治理数字底座。构建“经济运行指标+高频大数据指标”监测体系,建强用好经济运行计量分析应用模型,实现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一屏通览”。构建“异常指标识别+结构溯源追踪”预警体系,迭代运用经济分析模型、风险识别感知预警模型和经济政策仿真模型等算法工具,建立依托数据支撑的智慧循证决策机制,探索高质量发展风险研判调控体系。构建“发展趋势预判+政策工具匹配”预测体系,开展政策效果研判,前瞻性应对宏观经济运行波动变化,提升政策协同性,推动宏观政策在微观层面落地见效。
六、加强统筹联动和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建立市领导分工牵头、各部门协同推进、市和区(市)县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举措,形成上下联动、统筹推进、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推动工作走深走实。健全线上线下协同的改革创新推进机制,支持基层发挥首创精神,打造各具特色的亮点工作和实战实效的智慧应用。
(二)健全制度机制
建立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体系,完善工作调度和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充分运用第三方评估结果,开展部门自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优。健全台账管理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加强地方立法保障,加大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及时推动有关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责任。按规定容错、纠错、奖惩,激发干部积极性,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效能。
(三)加强评估宣传
加强对创新经验、典型做法和特色场景的总结、宣传和推广,以市民、企业评价为导向,定期评估工作成效,对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开展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等宣传推广工作,提高经营主体知晓度、可及性和满意率,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互动联动,持续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强化区域协同
服务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推进成德眉资经营主体数据跨区域、跨部门共享,优化完善成德眉资通办服务专区,全面推进“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强化成德眉资在监管执法、知识产权保护、金融风险监测、企业权益保护等领域合作共建,健全跨区域信用监管制度体系,推动经营主体登记信息、双随机抽查等监管数据共享互认,构建智慧联动监管体系,协同打造一体化营商环境。
(来源:蓉城政事)
上一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
下一条
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